易中天,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经写过《易中天中华史》《品三国》等多本著作。

真正让易中天走入大众视野的无疑是百家讲坛,尤其是品三国节目让无数观众听得如痴如醉,除了易中天之外很少有人把三国讲得如此惟妙惟肖。
不过围绕在易中天身上的争议从未停歇,因为他始终不待见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认为看《三国志》的人才真正懂三国。
三国演义三观不正
在直播中谈到四大名著的地位时,易中天坦言自己并不喜欢三国演义。
“红楼梦当然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翘楚,称它为第一我认为也没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我们的四大名著中最好的就是红楼梦。

第一是红楼梦,第二名我认为是西游记,水浒传可以排到第三,我非常不推荐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三观不正,我与三国演义不两立。
了解三国的历史就应该读陈寿的《三国志》,而不是艺术加工后的三国演义,我的品三国品的也是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很值得读
在百家讲坛中,易中天也详细讲述了为什么自己那么推崇三国志,反感三国演义。
“要想了解三国的历史,我们要读的书是陈寿的《三国志》。在西晋完成统一后的五年,陈寿完成了三国志这本不朽的历史学著作。

陈寿这个人作为一位史学家,治学非常严谨。因此尽管他整理并收集出了大量的史学资料,他都一一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筛选和甄别,只要是有疑点的内容,他都不会采纳进这本三国志中。
因此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陈寿写的这本三国志非常简短,所以一百三十年后有一个叫裴松之的山西人,就为陈寿的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做注释也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标记一下地名在哪里。
但裴松之的做法之和这些人不一样,裴松之把自己看过觉得可靠但没写进三国志的史料都加在原文的后面,这也就大大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

如果看到一些存疑的史料,但是还会在文中写明这个史料有待考据,还会加上其靠不住的理由。
如果史学材料之间互相矛盾,逻辑相悖,那么裴松之就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把这些材料都列出来,放在文章后面,让看到的读者自己来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
易中天之所以认为了解三国历史不应该通过三国演义,是因为三国演义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太多的艺术加工,为了文学性加入了太多夸张的内容,

而陈寿的三国志虽然简短并且读起来有点乏味,但他对各种史料进行了甄别,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三国志的真实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易中天更推崇三国志。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标题:易中天讲评书三国演义(易中天三国人物排行)
链接:https://izhangwan.com/news/xydt/17118.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