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剧就像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双胞胎。它们的外表非常相似,但核心却非常不同。
先从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开始吧,这部剧改编自二二和的小说《雍正大帝》,是二二和最满意的作品。
导演胡梅拍完这部剧后,因为题材大胆,借古讽今,很多央视领导都不敢开机。最终,台长做出决定,该剧终于与观众见面。
结果,1999年一开播,收视率就达到了16.7%,成为年度经典。
两年后,月二和的另一部作品《康熙大帝》也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康熙王朝》 比《雍正王朝》 更受欢迎。送审时,国家广电总局评价该片“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该剧一经播出,收视率突破33,360,010-30,000,成为历史剧的巅峰。
相比于高调低调的《雍正王朝》,这部剧兼顾了历史和娱乐。既有火热的战场剧,也有变幻莫测的宫廷剧。从老人到妇女儿童,所有人都被它迷住了。
即使在“戏剧沙漠”的台湾,《雍正王朝》也很受欢迎。另一部经典剧《康熙王朝》当年在台湾创下了1.7的收视纪录,但很快《大宅门》以2.8的成绩超越了它。主题曲《康熙王朝》也成为韩雷的成名曲。
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在争论这两部剧哪个更好,皮哥也一直关注着两部剧的豆瓣评分。
此前《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评分为9.1分,今年则升至9.2分。
耐力比较强的《康熙王朝》,之前的分数是8.9,今年也涨到了9.2。
“绝世双生”来形容这两部剧再合适不过了。

有人请二月河评价这两部剧。
二二禾参与了《雍正王朝》的剧本创作,他给这部剧打了80分。
但到了《雍正王朝》的时候,他只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没什么可说的。
岳二和并没有参与这部剧的剧本创作,他对剧本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康熙王朝》和《康熙王朝》均改编自二桂河的《庐夏三部曲》,分别是《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家喻户晓的“康干盛世”被二月河形容为“落霞”。这是因为清朝末年,西方国家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进入了工业时代,而中国的古代中国仍然像北京的贝勒先生一样,过着遛鸟的悠闲生活。夕阳下的笼子。康干盛世给后人留下了封建帝国最后的夕阳,但却无法挽救已经崩溃的封建制度。
因此,岳二和的创作背景是荒凉的。他公开赞扬,暗中诋毁,用盛世的颓废撕碎了大清王朝的虚荣面具。
《乾隆皇帝》的思想内涵与二月河的小说一脉相承。导演胡梅指出,这部剧讲述的是“经营家庭的不易”,揭示了“国家与家庭的冲突”。
雍正皇帝在位13年。他一生勤俭节约。他因积劳成疾,享年58岁,用一生来诠释这一深刻的主题,堪称完美。
因此,《雍正王朝》虽然聚集了唐国强和焦黄两位“皇帝专业人士”,但他们的主角光环并不强,因为月二和在写剧本时着重营造了作为皇帝的无力感。他的个人魅力被无限削弱,甚至和普通人一样,深陷泥潭无法逃脱。周围的人是忠还是奸,很难分辨。
让我们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
地方腐败导致国库空虚。百官大器,只得烧毁。对亲情的重视,导致了九子抢嫡子的事件。还出现了科举舞弊、分人田田、整编军机等事件。一切都在发生。错综复杂,环环相扣,和电视剧里无脑打怪升级完全不同。

我们来看看他们周围的人:
年羹尧专横跋扈,龙克多暂时造反,还有冷酷的官员田文镜,嚣张的李卫,还有疏远雍正的吴老师。很难判断这些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看这部剧就像读一本关于职场的晦涩难懂的书。无论扮演哪个角色,都会有一种“朝堂上人不能自拔”的无力感。
历史上,雍正皇帝并没有太多的风流韵事,这部剧中的感情戏也乏善可陈。这使得其受众群体相对狭窄,多集中于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中年人。
《雍正王朝》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剧,与《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属于同一价值序列。这类剧本质上是一群有情有义的文人用电视剧的外壳来压垮大众。它向地面输出历史观点和价值观,意识形态性多于娱乐性。
《走向共和》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说到这部剧,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陈道明饰演的康熙皇帝。这部剧完全就是他的独角戏。
除了陈道明本身出色的演技之外,这部剧的特点就是将皇帝角色无限提升,打破重组历史,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龙傲天”版的康熙皇帝。剧中所有人物都是为了康熙一个人。服务背后的价值很简单,就是“保自然理,除人欲”。
从台词来看,很多台词都相当大胆,比如“我已经看透了一切”,比如“你强奸了我”,比如“来生再做我的敌人”,比如“我的心要被打破”。
处处透露着超越时代的气质。
从史实来看,也存在不少历史错误。比如康熙并没有把女儿嫁给蒙古,历史上也没有慈孝仁皇后。这些都是剧中杜撰的,甚至还存在谥号之类的低级错误。
从人物塑造来看,康熙是典型的爽文主角。他总是打开上帝的视角。
苏玛拉姑姑、皇后、容妃、惠妃、宝日冬梅等女人,一见到康熙,都丧命了。

索额图、明珠这样巨大的腐败,康熙一眼就看穿了。康熙看了他们一眼,他们泪流满面,向主人表达了心声。
从剧情来看,这部剧虽然也截取了康熙统治61年的许多精彩片段,但这些内容都被简化成了打怪、升级的套路。鳌拜、朱亲王、吴三桂、噶尔丹等人都是一个小BOSS。看这部剧就像看一场游戏,陪着新手村的主角一路过关。
每当康熙遇到问题时,一股奇异的力量就会立即从天而降,化险为夷。比如,他生病时,遇到了送来草药的苏麻阿姨;当他俘获鳌拜时,他遇见了索尼;执掌班布尔时,他结识了正直的吴六一。额头图有愣头青李光地,吴三桂被朱国治平定……
从严肃的历史角度来看,《康熙王朝》有点儿笑话,但别忘了电视剧本身就是一门大众艺术,它的观众也是普通人。更多的人把电视剧当作一种娱乐,很少有人会通过。看电视剧学历史,在20年前,这种简单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必然。
然而1986年版的《康熙王朝》将这部杰作简化,变成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打怪升级小说。虽然思想内涵被大大削弱,但却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试想一下,如果电视剧《西游记》按照原著拍摄,孙悟空毛面雷霆,猪八戒和沙和尚吃人的样子真实还原,其影响力肯定会远比现在少。
《西游记》 类似。它简化了处理,牺牲了深度,但却赢得了观众的广泛性。我想很多人都还记得这部剧播出时人山人海的盛况。
《康熙王朝》本质上是一部男主扮成历史剧的偶像剧,与后来的《康熙王朝》、《甄嬛传》、《如懿传》的顺序相同。
因此,《延禧攻略》和《康熙王朝》是两部不同风格的电视剧。它们有着相同的根源,但侧重点不同,受众不同,讲述历史的方式不同,感受也不同。
标题:《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一起看,两部剧的区别就出来了
链接:https://izhangwan.com/news/sypc/27074.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评论
看了《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明显感觉《康熙》的历史剧情更宏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风格迥异,《康熙》显得更为宏伟庄严,历史底蕴深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康熙王朝》的历史事件处理感到赞不绝口,尤其是其宏大的格局和深度的宫廷斗争描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比而言,《雍正王朝》在我看来更多是权力更迭,而《康熙王朝》则有更多国家层面的大布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对比两剧的文化内涵时,《康熙王朝》更能体现出清朝文人的风骨与抱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熙王朝》的历史事件选择很有针对性,让人能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背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雍正王朝》,我更加觉得《康熙王朝》对历史事实的描绘更为严谨详实,细节更丰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尽管两部剧都是经典,《康熙王朝》在讲述皇帝治理和决策方面显得格外真实有趣味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人物塑造上看,《康熙王朝》中的角色性格鲜明、行为动机清晰,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比《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更注重历史深度和文化传承,而《雍正》则更多聚焦于权力和斗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探讨朝代兴衰的叙述上,《康熙王朝》的历史背景交代得更为详尽,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结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雍正王朝》虽然是另一段王朝的历史,但《康熙王朝》的历史影响及其深远的影响依然值得探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两剧都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细节,而从整体氛围而言,《康熙》显得更加雄浑浩瀚,视野宽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论宫廷戏剧技巧,《康熙王朝》无疑是高明的,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剪辑,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期的历史中。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雍正王朝》虽然也精彩,但在我看来,《康熙王朝》在情节构建和历史事实融合上做到了更好的平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社会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康熙王朝》对于社会、经济政策的深度探讨,相比《雍正王朝》更加深入。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观众,《康熙王朝》给了我更多关于那个时代政治智慧与人性光辉的思考,而《雍正王朝》则是对权力游戏的反思。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要选出一个更胜一筹的历史剧,《康熙王朝》在历史细节、文化内涵上占据了显著优势。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比之下,《雍正王朝》对于权力斗争和个人命运的刻画更为直接,而《康熙王朝》则更多是着眼于国家层面的大事处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