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人永远不会长大,只是玩具越来越贵”。可惜我没有天赋。我已经30多岁了,还没有达到玩车、玩手表的程度。我的主要爱好还是电子游戏领域。好在在家玩游戏比出去鬼混更让家人放心,所以老婆对我的这个小爱好并没有太多的限制。不幸的是,我只是游戏领域的新手。游戏通常流程简单,模式以单人模式为主,避免高强度的竞技游戏,属于养生游戏一族。
失败的80后?
当我们上小学时,可以免费上大学;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可以免费上小学;
在我们开始工作之前,我们就被分配了工作;当我们能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敲头、流血,以至于我们很难找到一份会饿死的工作。
挣不到钱的时候,房子就被分配了。当我们能赚钱的时候,我们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不进股市的时候,傻子都在赚钱;当我们不进股市的时候,傻子都在赚钱;当我们兴冲冲地冲进去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都成了傻子了。
和大多数80后一样,我小时候物质条件比较贫乏。我小时候去过游乐场和游戏室。我围在机器周围看高手们玩街霸和拳皇,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大家眼中的高手,但我却害羞,手里的游戏币太热了,不敢扔出去。
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好,但即便如此,父母还是花了很多积蓄给我买了第一台电脑,一台DIY 286(可惜没有照片记录)。说是为了学-,其实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偷偷玩游戏。我购买并完成的第一个正版游戏是《爆笑海底城》。
你仍然可以在我的博客中找到很多当时的“垃圾”。这些古董在当时是相当昂贵的。有多少人认识下图中的设备?
1、5寸软驱,用的都是老枪
2. S3 TrioS3 TRIO64V。那个时候你可以自己买显卡,插上显存。看起来整个插头有2Mb的显存。
3、大量3.5英寸盘最终会被扔进垃圾桶。
4、以前的盗版光盘一张要几块钱。《藏经阁》这个名字你很熟悉吧?
5.正版Win98
6、左边2000个1.4M 3寸盘才抵得上右边一张2.8G DVD-RW,现在随便一个U盘都是几百GB。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第一台游戏机可能是盗版的红白游戏机。只是那时我还小,父母管教比较严格。我玩的不多,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真正玩的第一台游戏机可能是我大学时买的原装XBOX,但我没有它的任何照片。但不久前,为了怀旧,我还买了第一代XBOX手柄的重置版,可以在现在的主机和PC上使用。
后来我参加工作后,我的大部分钱仍然花在购买电脑硬件上。我记得很清楚,我用第一笔工资买了一台7800GT,不久又买了一台,组建了SLI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我会继续坚持这个爱好,在有限的独处时间里享受游戏的乐趣。
创建您想要的游戏环境和设备
近期家庭装修刚刚完成,设备正处于逐步安装阶段。既然是新装修的,我还是希望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营造一个舒适的游戏环境。
家里的游戏环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电脑桌区,主要用于电脑游戏。另一个是客厅区域,主要用于游戏和影音。
电脑桌游戏区

电脑桌屏幕,高低位搭配,高位55寸4K电视,(本来想买个BFGD显示器,但是掂量了一下价格,就忘记了……) 主要做手柄游戏,主要是不能玩的游戏支持三屏但可以4K HDR游戏。下方的三个屏幕提供更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客厅游戏区
客厅以游戏机和视听娱乐为主。近几代游戏机基本覆盖了全平台。目前上线的主要有X1、PS4、Switch。然而整修工作已经进行了快一年了,这期间主机游戏出现了中断。这一时期主要使用Switch游戏,所以X1和PS4都落后了半代。我既没有X1X,也没有PS4 Pro。考虑到2020年底会有一个大版本更新,所以我可能会在最近装修结束后先买一个二手的。
游戏抛掷
也许正常的游戏方式并不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我更喜欢尝试新的产品和技术,以不同的方式改善游戏体验。我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BLOG的内容主要是评测和测试,已经写了上百篇评测经验文章。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记录了一些关于游戏的有趣的装备和内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有些内容或许并不新鲜,但在当时,很多内容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测试。以下按时间顺序排列
为了应对2007年的三红,MOD水冷XBOX
2009年,使用三个屏幕和一个修改后的Wii控制器实现了Dirt Rally头部联动。
当时国内头部追踪相关设备还很少,即使有,价格也高得离谱。通过国外的魔法改装教程,我将Wii控制器和红外发射器改装成了头部追踪设备。在游戏中实现视角控制。
2011年,我买了电子鼓和电子键盘来玩音乐游戏。
为了有更好的音乐游戏体验,我购买了真正的电鼓和电子键盘作为游戏外设。这些设备比游戏机贵得多。可惜我没有继续练-,目前电子鼓和电子琴都处于落满灰尘的状态。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最近心痒痒,买了把新的游戏吉他,在本站发了一篇文章
2011 AMD EYEFINITY 5 横屏拼接玩《尘埃拉力赛》
现阶段三屏比较常见,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21:9带鱼屏。但你见过5横屏5竖屏的拼接游戏吗? 2011年,当时AMD还是多屏拼接领域的佼佼者,这个新功能对我来说应该算是在国内的第一次测试。虽然玩起来挺蛋疼,但是我就是想尝试一下这个折腾的过程。
2011 AMD EYEFINITY 5 竖屏拼接玩《尘埃拉力赛》
2011 Razer Hydra 九头蛇控制器
这款Razer Hydra九头蛇控制器应该算是当时少有的产品化PC运动控制设备了。事实上,产品本身确实很好。它采用电磁定位方式,精度相当高。然而,它不再被维护。我把这个产品从海外调回国内,也算是国内的第一次测试。大约一年后它将在中国上市。
2012 年12 屏《愤怒的小鸟》
之前见过3屏和5屏,当时也尝试过AMD EYEFINITY的12屏版本。这绝对是国内唯一的实用测试环境。使用两台5990 6DP版本作为输出,拼接12台DELL显示器。我还利用当时的职务便利,给公司配备了设备,完成了实测。没啥用,享受折腾的过程就好。
除了原来的散热器几乎没用之外,其余的都是当年的顶级硬件配备。实际测量是使用两台5990 EYEFINITY和该公司的12台DELL显示器完成的。
2012年,我用55英寸的触摸屏玩了新发布的暗黑破坏神3。
2012年,推出《大菠萝3》。我尝试在55英寸触摸屏上玩游戏。除了手臂有点累之外,这次经历还是很愉快的。
2012年11月以后制作的视频可以插入张阿姨的编辑器中。

2012年,采用SONY头显+TrackIR设备,实现HAWX座舱VR游戏。
在此期间,一些跟踪设备逐渐进入国内,成品TrackIR设备已经可供购买。然而,很少有人尝试将头戴式显示器与头部定位设备结合使用。当时还没有VR设备,采用的是SONY第一代头戴式影院作为头戴式显示器。
2012年,我用三屏+TrackIR设备练-了《荣誉勋章》游戏中的头部联动。
2012年的三屏+头联动绝对是高科技
2013 X-Rover炫目枪+索尼头显实现VR游戏
2013年初,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体感控制枪。该产品与SONY第一代头戴式影院配合使用,实现VR游戏效果。因为这篇评论,我和这个产品的主人成了好朋友。据说因为我的视频,他的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2013年中,推出第一代Oculus Rift开发者版本,联动X-Rover炫目枪
2013年中,我预购已久的Oculus Rift开发者版终于漂洋过海来到了我的面前。正是这款产品开启了VR元年。
还有一个关于Oculus Rift 的小插曲。当时,Oculus Rift 尚未商用。销售的产品是“开发版1”和后来的“开发版2”。我直接跨境购买,然后通过转运运到中国。后来国内VR逐渐兴起,一批VR初创公司率先成立。他们需要这些外国设备来进行学-和研究。所以我买的产品比进价高很多就卖掉了。这似乎是我买过的唯一一个升值的电子产品。
从那以后我玩了很多VR,这个网站上也有一些评论,所以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2015年MYO肌肉测控臂带游戏试用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MYO的广告。 2015年开始流行的通过肌肉监测实现体感控制的设备,目前仍是从海外订购,运往国内进行首次国内测试。由于在国内很少见,这款产品被ALIENWARE国内公关公司借来展示,一直没有归还给我。
近几年的评论都发布在zdm上。如果您有兴趣,请阅读我之前的文章。
游戏周边
因为是游戏相关的购物,所以我也收藏了很多游戏主题的周边。我大概是2012年开始做模特的,那年我生日的时候,表哥送了我一个1:6的娃娃,带我做模特。之后我就忍不住买了很久,而我收集的模型主要以游戏角色为主。新房装修时,准备了一定的展示柜空间,用于玩具、玩具的收藏和展示。
电脑桌两侧多以游戏角色为主,都是来自名镇的大IP。
高达半身像是MOD路由器天线支架。
我还收集了一些其他与游戏无关的东西。
游戏传承到下一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结婚了,有了孩子。我女儿7岁多了,现在上二年级。尽管她年纪轻轻,但她玩的游戏和设备却比同龄的普通人多得多。可以说,她从小就受到游戏的影响。
接受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从最初的疯狂按,到现在我已经擅长搓招了。
概括
标题:以游戏的名义花钱。一位老玩家的买卖之旅。
链接:https://izhangwan.com/news/sypc/25645.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评论
这个游戏简直是大厂风范十足,不论是画面、剧情还是战斗系统都给我带来了惊喜。作为一枚资深玩家,我觉得这是近几年最值得投资的游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这款游戏就像是我的救星,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能让我感受到匠心独运之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被这款游戏的开放世界深深吸引,探索的每一片土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游戏之名,行消费之事"这句话在这款游戏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和令人上瘾的游戏机制确实让我不禁为之掏腰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买办游戏不仅在叙事上独树一帜,在音乐配乐方面更是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故事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真正的大龄玩家群体中的一员,对于这款游戏的评价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惊艳。从初入游戏到通关,我全程沉浸在故事之中无法自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这款游戏的世界里,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各种生活,这让我感觉不只是在玩游戏,而是在过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以游戏之名”在这款游戏中找到了最佳注解——它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玩家情感与游戏内容的深度融合。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于"大龄游戏玩家的买买买之路"有着独特的理解。这款游戏不仅满足了我对游戏的追求,也成为了我品味和消费的一种象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游戏之名,行消费之事"在这款游戏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既不失为一款顶级的娱乐产品,同时也很好地反映了玩家对于高质量内容的需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将自己对游戏的热情投资到了这款游戏上,每一次购买都让我觉得自己的花费物超所值,在视觉和娱乐上的享受无以复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以游戏之名"的作品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达到巅峰,还将深度的情感与玩家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作为资深玩家,我深感这是一次值得的旅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买买之路"在这款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初下载到持续投入时间、精力乃至金钱,每一步都是享受游戏过程的完美体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游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提供娱乐的游戏,更成为了一种文化认同和社交方式。作为玩家群体的一员,我为拥有这款产品而自豪。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论是对于我的生活方式还是购买-惯来说,"以游戏之名,行消费之事"都是一次深刻的体验。这款游戏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价格标签。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龄"二字并不限制任何对高质量娱乐内容的追求,这款游戏中我找到了共鸣和乐趣,这也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消遣方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这款游戏不仅提升了我对游戏艺术的理解,也改变了我对消费的态度——它让我相信在某些领域,投资时间和金钱都是值得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办"这个术语在这里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它不仅是指玩家购买游戏的行为,更指的是对高品质作品的一种追求和认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游戏是我作为大龄游戏玩家的骄傲,从它的内容、设计到互动方式,都体现了制作团队的专业精神,这也是我支持并乐于持续消费的动力来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