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旺旺网页版登陆 阿里旺旺网页版登录
「 3.15 」我们教您维权!
315消费者权益日
吃饭、购物、美容、理发……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消费;生活中价格欺诈、霸王条款、收费陷阱、旅游宰客……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大家或多或少都被坑过吧……如果被坑了,就要学会运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我们究竟该如何维权呢?这些事儿你必须牢记!
明白自己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保存维权凭证
这些材料可以作为维权凭证
1、购物小票、保修单、发票、纸质或电子版合同。
2、录音、录像。
3、网购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网页公正保存。
4、加盖公章的旅游行程表、计划书。
5、加盖公章的消费清单。
切记:
消费者在购物时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并予以妥善保管。
购买产品要注意
购买数码产品和选择运营商应注意
1、在实体店购买时要小票、发票和保修单。注意核对小票、保修单、发票所诉产品名称、规格是否与实际产品一致,单据的排头是否与商家名称一致。
2、网购时记住索要发票并保存(注意是否为假发票),保存交易中使用过的快递单、收货单、付款单等一系列单据。保存涉及交易的聊天记录,如QQ、微信或者阿里旺旺等聊天工具的沟通记录。
切记:保存电商的交易记录及保留交易产品包装。
食品消费要注意
食品消费证据保留注意事项
1、正规超市购买食品,注意包装明细。
2、购买食品时,养成向营业员索要购物凭证的-惯,并妥善保管。
3、若因食品问题造成人生伤害保存好病例及医药费发票。
4、证据拍照,手机证人证言。做好相关证据保全。
切记: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看食品的三期。
所谓三期就是指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常见欺诈消费者行为有以下这些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13.其他以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提示: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以上行为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
运用维权渠道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切记:
要注意和掌握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身体受到损害要求民事赔偿和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据此,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及时地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否则,有理也会输掉官司。
了解维权电话
想维权?这些方式要知道
1、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
2、质量监督投诉电话:12365
3、价格举报电话:12358
4、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12331
5、知识产权投诉热线:12330
好用的网页在线客服工具
在线实时聊天是线上店铺吸引并留住客户的有力工具,在线聊天能够提高潜在客户的服务体验,而好用的网页在线客服工具可以成为客服人员的好帮手。
线下门店有专职的销售人员在场,客户遇到问题随时可以进行咨询,极有可能直接促成成交;线上店铺要想吸引并留住消费者,在线聊天便是有力工具。在线实时聊天可以跨越电商门户网站和潜在客户之间的鸿沟,提高潜在客户的服务体验,从而加快他们完成订单支付的进程。换句话说,沟通越及时,订单成交量会越多,利润也就越高。而同时在线客服也需要一款好用的客服工具,以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好用的网页在线客服工具-聊天宝。
聊天宝能够收集您常用的优秀的回复话术,比如:催好评话术、催付话术、售后话术等等,并且可以自动吸附在微信、QQ、千牛商务通等各类聊天软件的旁边。鼠标点击话术前面的箭头,就可以直接发送出去,或者鼠标双击话术可以将话术发送到聊天工具的编辑区,略作修改后再进行发送即可。
聊天宝能自动识别并吸附在QQ、企点、钉钉、微信、企业微信、千牛、阿里旺旺、百度商桥、拼多多、爱番番等众多客服工具旁边,一套话术也可以跨平台使用。
聊天宝采用“公共话术+部门话术+个人话术”的结构,企业可以将优质的话术回复放到公共话术中,实现企业团队多人共享,团队中所有客服都可看到并使用这一套优质话术,对话技巧统一高标准。支持多人同时编辑,实时同步,多设备漫游。
对于不同的部门,部门经理也可以将优质话术放到对应的部门话术中,供部门员工使用。如果员工个人有比较好用的或是常用的话术,也可以将其放到个人话术中。
面对客户的咨询,如何能快速从知识库中选择匹配的回复?这就是聊天宝快捷检索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客服人员只需要在检索输入框中输入关键字、拼音、甚至拼音首字母就可以检索。
聊天宝快捷回复助手的MAC版本发布,完成聊天宝全系统平台的支持,从Windows版本,到安卓手机版,苹果手机版,微信小程序版本,到现在的MAC版本。聊天宝实现了云知识库的多平台支持,实现了一套话术,多点登录,多终端支持的企业级服务。
聊天宝能吸附在个人微信,企业微信,QQ等主流IM聊天工具,或千牛,拼多多等电商客户端,实现图文话术的一键发送,支持话术的模糊检索和二级分类,能大幅提升您回复客户的效率;聊天宝基于云知识库的智能回复系统、减少客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销售业绩、有效地把经验积累下来了,新人也能快速上手、知识库云存储,走到哪里都能用,支持企业多帐号协同、让您的业务高效运营。
淘宝、京东首页异同点分析
在分析网站首页之前,先简要分析下它们的发展史。
1998年刘强东在北京成立京东公司;
2001年成为光磁产业最有影响力的代理商;
2004年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开辟电子商务领域;
2007年京东多媒体网正式改名为京东商城,屹立于B2C市场,并建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并推行POS机上门刷卡服务;
2008年京东商城扩充了平板电视、冰箱、空调等大家电产品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3C网购平台;
2010年11月,图书产品上架,实现从3C网络零售商向综合型网络零售商转型;
2011年7月,京东与九州通合作,正式进军B2C在线医药市场;
2013年7月,京东成立金融集团;
2014年数十家潮流品牌和十一家高端品牌入驻京东;
2015年京东集团与韩国电商网站乐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组织架构重组,调整为4大事业部,3C、家电、消费品和服饰家居。
2003年阿里巴巴宣布投资1亿开办淘宝网,正式进入C2C市场;
2003年10月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
2004年7月推出阿里旺旺,承载阿里系一切的沟通桥梁;
2006年淘宝推出了类目、属性等分类方法,更好的引导用户进行购物;在导购这个角色中,淘宝更是推出了首页类产品、社区类产品、营销类产品;
2007年,淘宝内部开始孵化B2C电商,即淘宝商城,也就是今天的天猫;
2008年淘宝网与阿里妈妈合并;如今淘宝(C2C)的收入主要来自卖家们的广告投放,而天猫的收入则主要来自入驻商家的销售佣金。
2011年,淘宝网孵化的业务线在拆分中清晰起来,淘宝网、淘宝商城、一淘(购物搜索)、聚划算(团购)业务相继独立。
从以上可以看出,淘宝最初是单纯的C2C,京东是单纯的B2C,发展到现在两者间有效的结合。京东是从原有的IT电子产品发家到后来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后主要的产品线是3C产品,到现在发展成为综合性电商平台,而阿里系现在旗下的产品,大多数都是由淘宝引申而来,如天猫、一淘网、聚划算、全球购等。
作为电商类平台,首页扮演的是非常重要的“导购”角色。而作为导购,首先要知道是谁在使用首页?核心用户是谁?不难看出是买家、卖家、小二、合作伙伴等,从用户的优先级来看,买家明显优先级最高,再然后是卖家。细分买家用户群体,也就是新手、专家、介于两者之间的用户,而新手才是核心用户,只有新手才会在首页研究各个板块。因此从新手着手,继续细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有明确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 有模糊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 无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针对这3大类用户群体,分析京东、淘宝首页的异同点。
1、标题区
相同点:
- 从视觉设计角度和用户浏览-惯角度来看,左上部和中上部都是吸引用户视线的绝佳区域(猜想:书籍的排版都是从做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户的浏览-惯可能与此有关),因此淘宝和京东将logo均放置在页面左上角,将重要的活动广告区域放在顶部中间区域,加深了品牌认知度和活动影响力,为卖家和商家自己带去大量的用户流量入口;
- 标题区中间部位均放置了搜索栏:搜索栏对于电商类平台来说是产品自己的搜索引擎,链接所有产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了浮动固定式的交互方式,用户下拉页面时,搜索栏始终置顶,为用户提供搜索的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从用户角度分析,搜索栏对应的是有明确购物目标的用户群体;ƒ点击搜索框,下拉框中显示用户最近的历史搜索记录,提高了用户体验;
- 标题区的标签栏均设置了下拉菜单的交互模式。
1)淘宝的标题栏中我的淘宝、购物车、收藏夹主要是为买家服务,卖家中心、网站导航主要为卖家服务,而商品分类与联系客服两者均有服务,功能设计中买家、卖家的服务入口非常明显,都在一级菜单中显示。
京东的标题栏中我的订单、我的京东、京东会员为买家服务,客户服务、网站导航为用户和商家服务。
2)京东没有收藏夹这个功能,并且把我的购物车入口放在了搜索栏右侧,而淘宝将购物车放在了顶部标题区,个人认为这两个区域对用户给用户的使用成本差不多;另外一点是点击淘宝首页的购物车,下拉框中显示5个最近添加的产品,而京东首页的购物车,可通过下滑显示购物车里的所有产品,不需要再次点击进入购物车查看购物车里的所有物品,可能淘宝主要是想让用户进入购物车页面,让用户有个更直观的选择,并且在购物车页面有降价商品和库存紧张的分类,可以增加一定的转化率,京东则直接简化了用户购买的决策流程,直接在首页选择需要购买的物品。
3)在该处京东增加了企业采购,为大批量的企业采购提供了优惠的专属入口,可以理解为B2B模式的创新和试验;
2、首屏
- 首屏左侧都设置了大块的类目导航,它对应的用户群体是有模糊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从类目内容来看,明显淘宝的产品线更丰富,类目的第一条就是女装、男装、内衣,而对以3C产品发家的京东来说,家电、手机、计算机等电子类产品仍为主打产品线,从2017年1季度的销售额也可以看出:1季度京东平台交易额达到184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电器和家电同比增长37%至926亿元,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交易总额为915亿元,电子与家电业务占据了半壁江山;
- 淘宝首屏的中间为广告区,是淘宝、天猫超市活动、卖家商品以及卖家集会入口(部分满足条件的卖家集中展示自己的商品),京东则主要为自营商品活动入口;
- 首屏中除了纵向类目,淘宝与京东还设置了横向类目,淘宝网中聚划算、天猫、天猫超市三个类目为阿里旗下产品,利用淘宝大流量引流,而淘抢购、司法拍卖等是淘宝开设的特色板块;而京东则增加了秒杀、优惠券、闪购等营销类产品入口,从服装城类目也可看出京东从3C电商平台转向综合性平台的发展战略,而京东更是利用自有的物流系统优势,开启了京东超市、生鲜、全球购专题类目。
- 淘宝与京东首屏的右侧都分为3大块,第一块为客户账号信息;第二块为内容区域,淘宝有公告、规则、论坛、安全,京东有促销、公告;第三块为产品涉及的其他子业务。
3、二屏
相同点:其实不该把淘宝的5个小版块的内容分为第二版块,但为了对应首页3屏的楼层导航设计,暂时把该小部分区域划分为二屏区域。这两个模块虽有大小之分,但模块的作用一致:个性化推荐。
淘宝根据产品的人气值设置了5个小版块,不仅提升了淘宝内产品的入口,更可以基于大数据个性化的为用户推荐适合她的模块,增加用户购买率。
京东在该屏设置了营销模块:京东秒杀、领券中心,个性化模块:发现好货、优品专辑、排行榜。由于每一个用户在京东上浏览、点击、收藏、购买的商品都不相同,通过对数据模型的分析,对用户做画像,基于购买记录、或者是浏览偏好甚至是地域的特点,使得在该板块中展现的商品千变万化,实现了千人前面的个性化页面。
4、三屏
相同点:
1)淘宝和京东在首页第三屏的区域都设置了楼层导航,对于综合型电商平台来说,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产品也越来越多,搜索同一类商品,在搜索结果页面显示的页数也越来越多,用户一般会浏览排名靠前的产品,导致流量的两极分化,因此在首页增加产品入口使产品分流,让更多的卖家有更多的机会展现是楼层导航的作用之一,另一个作用是楼层导航还扮演着导购的重要角色,从用户使用场景可以看出,人们喜欢说逛街、逛超市、逛淘宝,而楼层导航就是利用用户“逛”的行为场景,对应的用户是无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通过提供丰富的特色板块和个性化推荐可以提高用户的购买欲和购买体验。楼层导航还可以使用户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逛的模块,并且还增加了快速置顶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2)淘宝和京东在楼层导航的最后一层分别放置了猜你喜欢和还没逛够,其中淘宝的猜你喜欢占据了楼层导航的大半边幅,表面上看只是在该模块呈列了85个产品,但如果仅仅是呈列这些数量的产品,淘宝绝对不会放这么大的边幅,因为它做了一个绝佳的设计:找相似,这个点击背后又是更多产品的展现和转化率,而且对用户的需求针对更精准。首先从名字也可以看出:猜你喜欢,它是根据用户最近的浏览、搜索的产品进行匹配,满足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而京东的还没逛够,它也呈列了100个商品,这100个商品中不仅仅是针对用户的浏览和搜索进行匹配,它更多的是从用户购买的物品周边着手,比如我最近买了个床,那么它匹配的可能是沙发、柜子等物品,从个性化角度来看各有各自的匹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