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天血地 难忘的抗战少年英雄:千名童兵在嵩山战役中为祖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
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 然而七八十年前的1944年,远在滇缅边境的滇西地区,中国远征军派遣了平均年龄仅十三岁、尚未成年的青少年充当“童兵”。 ”,毫不犹豫地向日军第113联队占领的阵地冲去!
这些一脸稚气的“娃娃兵”,就是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第71集团军的“娃娃”兵。 战火纷飞的时代,普通百姓饱受战火蹂躏,妻儿离散,家庭破碎。 中国远征军招募的“婴儿兵”年龄均在十六岁以下。 按照目前的观点,他们应该坐在学校的教室里学习,在家玩游戏或者做作业,或者在父母身边撒娇,获得长辈的爱,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
然而,在抗战时期,这些“童兵”却有着悲惨的身世。 他们的父母被日军的炮火杀害。 他们的家庭破碎,他们成了孤儿。 他们只能以烈士家属的身份参军,四处流浪,才能有吃饭和读书的机会。 机会。
在中国远征军中,这些“童兵”原本负责后勤,帮助成年士兵做饭、洗漱、搬东西。 然而,1944年,当中国远征军发动嵩山战役时,这些幼稚的“娃娃兵”却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战争绞肉机的牺牲品!
当时,随军的美军战地记者看到这群儿童兵时,很困惑,询问中国远征军司令:“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上战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这个国家!”
统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嵩山之战中的嵩山主峰说道:
“战争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如果他们不上战场,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
看来“时势造英雄”! 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下,虽然这些儿童兵是国家的未来,但为了保护国家、保护国家的未来、保护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要求这些儿童兵牺牲自己,甚至生命,成为少年英雄!
我们来看看嵩山之战的由来,以及为什么这些童兵一定会成为少年英雄!
缅公路——抗战的生命线!
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大片地区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 当时的日本对中国实行封锁战略,在被占领的中国东部地区将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与外界隔绝,企图使中国陷入没有外部物质援助的孤立状态。 ,没有食物和补给。 最终,让中国军民“不战投降”。
由于东线被封锁,重庆抗战国民政府突破日军封锁、获得国际物资援助的途径只有两条。 一条是西藏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和空中通道,一条是从缅甸到云南的航线。 缅甸公路。
其中,缅公路原本是国民政府为获取国际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跨国公路。 它是1938年1月至8月,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由云南各族11.5万(最多的20万多人)民工艰苦奋斗,牺牲二三千人的生命建成的。 它是抗战时期物资运输的血脉和生命线。
全缅公路起于云南省昆明市,止于缅甸腊戍市,全长1146.1公里。 公路沿线有河有山,穿越险峻的怒江、高黎贡山、水深湍急的怒江和滇西澜沧江。 工程艰巨、规模巨大。
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贾森·约翰逊在考察缅缅公路后,称赞中国政府在缺乏机械的情况下,仅靠民工在短时间内开辟了一条山间公路,堪比公路。巴拿马运河。
缅公路建成后不久,就成为连接中国与外界的唯一交通通道。 正是通过缅公路,大量对华援助物资才能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保证了中国军民能够获得食物、衣服、饮料以及战争所需的一切物资,从而打破了日本封锁中国的战略。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抗日本法西斯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方人甚至把围绕滇缅公路的开通、使用和中断的战斗视为二战的重大事件和战役。 可以说,缅公路的存在也改变了抗战的进程。 没有它,中国的抗战胜利可以说是没有胜利的希望!
日军占领缅缅公路
日本侵略越南后,云南至越南的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时,日军为了切断中国对外和国际联系的交通要道——滇缅公路,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费了不少周折。
例如,1940年,日本在越南河内设立“滇缅公路封锁委员会”,专门封锁滇缅公路。 1940年10月至1941年2月,日本出动飞机400架次,对滇缅公路进行集中轰炸。 主要桥梁重点轰炸澜沧江公国大桥和怒江会通大桥。 结果,共国大桥被炸16次,会通大桥被炸6次,从而切断了缅甸公路运输。
日本军机轰炸滇缅公路后,继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进入缅甸失败后,日本也尾随撤退的中国军队进入滇西。 1942年5月,日军出兵进攻怒江西岸,驻扎在怒江西岸汇通桥西北6公里处的龙陵县松山地区。 就这样,退到怒江东岸的远征军残部与驻扎在怒江西岸的日军隔江对峙。
嵩山山势极其险峻,地形复杂,丘陵、沟壑纵横。 主峰与河流的垂直落差达1500米。 会通大桥是跨怒江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位于嵩山脚下,缅公路本身也在嵩山脚下。 沿着嵩山两侧的山谷蜿蜒而行,被西方媒体称为缅缅公路上的“直布罗陀”。
当时日军占领松山,可以控制远达十公里的怒江,近达七十公里的缅缅公路。 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与龙陵、腾冲一起构成了日军在滇西防御体系的三大支撑点。 可以说,它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鸟瞰嵩山地形
日军修建的嵩山工事
此后,日军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几乎掏空了整个嵩山,并在嵩山修建了秘密的、永久性的、大规模的防御工事建筑群。
由于松山遍地参天大树,日军砍伐较大的树木,修建碉堡、战壕等军事设施,抵御远征军的进攻。 为了避免遮挡远处的视线,较小的树木被砍倒并烧毁。 随后在滚龙坡、大雅口、嵩山、小嵩山、大寨等地的嵩山地区重要地点修建了7个碉堡群。 每个碉堡群都以数个坚固的堡垒为核心,周围环绕着数个小堡垒。 要塞相连,要塞互相保护。 可以说是立体堡垒防御阵地,达到了固若金汤的防御效果。
整个嵩山城墙可分为三层。 上层用于观察和射击,中层用于卧室、起居、娱乐,下层用于掩体和弹药库。 另外,在底部第三层还挖出了一条通向山外的秘密通道。 这条密道是专门供日军师、团以上军官临死前逃走的。
当时,日军为了保证嵩山工事的绝对安全,在炮台顶部覆盖了四五层约70厘米厚的实心圆木。 原木上还覆盖了很多层厚钢板,钢板浇筑的厚度有一米。 很多混凝土。
这样一来,任何重型山炮或者榴弹炮的轰击都无法成功炸毁一座坚固的工事。 当时,日军第56师团3400余人驻扎于此,配备山炮、坦克、汽车等军械,还有医院、发电厂,还有弹药和食品。 而且要塞内部的水源非常充足,可以供应数千名日军坚守两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武器弹药。 为了长期坚持,日军还在嵩山周围修建了供水供电设施、军事建筑和仓库,甚至为营妓设立了慰安所。
在修建嵩山要塞的过程中,日军还强行招募了1600多名民工,然后将他们全部毒死以保守秘密。 手段非常残忍。
由于松山工事强大的防御和进攻功能,日军第13团团长松井秀治大佐曾骄傲而嚣张地喊道:
“嵩山防御工事坚固,可以承受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可以坚持8个月以上。”
“要夺取嵩山,中国守军必须杀死十万士兵。”
1946年,曾进入日军工事的方国玉教授对嵩山工事的改进描述如下:
“它看起来像一个大蚂蚁窝,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都已经就位。由于伪装性好,无论是在空中还是在陆地上,都不容易被发现或损坏。” 150毫米榴弹重炮无法对其造成伤害,内部震动也微乎其微。
就这样,日军由于盘踞嵩山,又有坚固工事的存在,控制了怒江会通桥附近的拉蒙大峪,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缅公路被切断了。
1944年远征军反攻
1944年5月,为了打通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公路,国民政府总共集结了20万大军,准备在滇西与日军决战。 历史上又称“滇西之战”。
滇西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就是攻占嵩山。 因为嵩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占领嵩山后,进可攻,退可守。 还可以与滇西的腾冲、龙陵形成牛眼之势,相互呼应。 如果嵩山没有被中国军队占领,缅公路永远不会开通,交通将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中国远征军要想取得滇西战役的胜利,就必须成功攻克嵩山。 远征军参演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副军长李密(兼任荣誉一师师长。荣誉一师主要在龙陵对日作战。师长李密后来调回来参加远征(嵩山战役)全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第103师、光荣第1师和第82师。
负责守卫嵩山阵地的日军是南进军第56师团第113联队。 这是一个加强团,擅长山地作战。 它有大约 3,400 人。 真正参加战斗的只有1340人。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开始,至1944年9月7日结束,中国军队共发动了10次大战役和数百次小战役。 战斗十分激烈、惨烈,军民的牺牲也十分惨烈。 !
1944年6月战斗刚打响时,正值云南六月雨季。 时常下雨,雨水淹没了战壕里士兵的脚踝。 进行战斗攻击时,士兵们只能在战壕里或雨中爬行。 爬上去,浑身都是泥,浑水。 作战条件十分艰苦,但中国远征军战士不畏惧各种困难。 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远征军进攻失败
当时远征军认为,嵩山日军驻军不会超过500人,仅有1-2门火炮。 因此,决定先渡怒江后,对嵩山实施牵制进攻战略。
然而,随着战争的展开,远征军将领们都意识到,嵩山这块骨头比想象中的硬得多。
比如,成功渡河的远征军先是用密集炮火轰击山体,然后指挥员下达总攻命令。 就这样,28师数千名战士作为先锋,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山坡,然后喊着冲上了山上敌人的碉堡。 然而,当战士们冲到约50米外的敌人掩体时,地雷却像女神撒花一样在深山的丛林和草丛中爆炸。 士兵们成群倒下,成排阵亡。
中国远征军司令员视察怒江东岸战事
后来,这些地雷爆炸后,碉堡内的日军得知了敌人的进攻,开始疯狂扫射机枪。 无数火舌突然从空中前后左右的四面八方出现。 就这样,满山都是中国远征军的尸体。 逃离地雷和机枪袭击的士兵试图寻找藏身之处,但由于松山日军火力过大,山坡上很难找到灌木丛躲藏,只能被枪杀通过机枪。
就这样,第一个攻打嵩山的第11集团军第71军军长钟斌,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被称为“常胜将军”。 当时,他举着望远镜在远处看到自己的士兵像石头一样在山坡上滚滚,成群结队地倒下。 他也认识到日军太过强大,我军伤亡惨重!
当时,为了不丢“常胜将军”的面子,也为了防止士兵逃跑,钟斌与强大的日军苦战,换来了胜利。 他组织指挥师、团、营、连、排等战斗队,并发出致命命令:“向日军碉堡冲锋,敢退者枪毙!”
可惜的是,这种拼命的人海战术,只有面对狙击战术精良、工事坚固、火力凶猛的日军,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进攻的士兵只能是粉身碎骨。 无数次攻击失败,都是无谓的牺牲! 整个团、整个营的士兵都被打死,有的连一个连只剩下两个士兵。
重庆蒋介石得知伤亡惨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 他下令立即将钟斌撤职调查,随后何绍周将军率领第八军攻克嵩山。 此时,钟斌司令也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兵家大忌:“骄傲之兵必败”,毁了他一生的声誉。 等待他的,是重庆最高军事法院的审判和处罚。
隧道战
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将军也吸取了当时钟斌军长失败的惨痛教训。 经过与部下研究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要攻克嵩山,“只能以智攻克,不能以武力攻克”! 这时,何绍周司令员突然想到了河北冀中平原的地道战。 于是,他们想到了在嵩山山下挖一条地道,利用地下地道潜入日军眼皮底下,然后用炸药炸毁嵩山碉堡。
就这样,作战计划敲定后,何绍周司令员决定“东攻西攻”,先派了一些士兵佯装攻击嵩山日军,以吸引日军的注意。 然后另一方面,又调集了大量的工程人员,携带了大量的挖坑道设备和炸药,日夜不停地在嵩山脚下挖坑道。
而且有时还白白遭受日军的机枪扫射和炮击,不少士兵白白牺牲。 不过,当时的士兵们并没有气馁。 他们日夜加班,动作很快。 他们每天(总共白天和晚上)挖一条高1.8米、宽1米的地下隧道,直通日军碉堡。
当日军碉堡下挖隧道时,工兵排长林震泽和他的排兄弟们正潜伏在隧道一侧观察情况。
当时,工兵排长和坑道里的战士们都能看到日军哨兵在碉堡上行走,还能听到日军说话。 看来他们并不知道中国士兵在挖地道。 不过,山顶上有一只军犬,嗅觉特别敏锐,似乎闻到了什么东西。 他先是竖起耳朵兵天血地,又吱吱几声,向地下隧道的顶部跑去。
抱着军犬的日本兵见情况不对,赶紧叫其他士兵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中国远征军所有地道作业均已完成,战士们正忙着在地下安装TNT黄色高能炸药。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排长林震泽看到自己必须杀掉日本军犬,否则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全军覆没。 于是,他赶紧叫一个兄弟拿着大刀,和军犬搏斗,把军犬杀死。
然而,军犬的临死叫声惊醒了守卫的日军。 这时,碉堡内的机枪也疯狂扫射。 排长林震泽正准备组织反击,他随身携带的无线电报机也响了。 师长命令他撤出坑道,现在是引爆的时间了。
林震泽一方面命令兄弟们离开,另一方面又担心日军找到地下炸药室,切断引爆导火线,五十天的工程就白费了。 于是,他选择留下来,引爆了炸药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
就这样,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六吨炸药掀翻了嵩山山顶。 嵩山碉堡的顶部被炸毁了三分之二。 泥土与日本兵的断肢混合在一起,飞上了天空。 ,溅在草地上。
随后,何绍周将军和远征军战士们清理战场时,只见漫山遍野血肉横飞,连排长林震泽的尸体都找不到了。 就这样,英雄排长林震泽履行了一个军人的责任,为保家卫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身体、对祖国的守护永垂不朽。
当嵩山碉堡被炸毁后,守候在嵩山一侧的远征军便赶到碉堡内搜杀。 剩余的日军也奋力抵抗,与远征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但经过一番激战,碉堡内的日军全部被歼灭。
嵩山战役的胜利
1944年9月7日,日军第113团团长松井秀治与副官真锅真人在焚烧军旗后带领官兵独自发起最后的“死亡冲锋”,但最终被远征军击毙力量。 就这样,嵩山战役取得了实质性胜利,缅公路又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这场嵩山之战,一共持续了95天。 战后,中国军队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其中失踪50人。 战斗中阵亡的人数超过了受伤的人数。 日军伤亡1250余人,敌敌伤亡比1:6.2。
一名儿童兵的牺牲
我军7763名伤亡人员中,还有1000多名“童兵”。 这些童兵原本来自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第71军。 他们的父母都死于日军之手。 当远征军攻击日本自卫队第113联队时,远征军第103师团所属连的士兵伤亡过多。 不得已,这些负责后勤的童子军,也只好冲上战场了!
冲锋前,这些童颜稚气的童兵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上战场就是送死,没有生还的希望,但没有人害怕。 当时,这些童兵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枪,冲上前去面对日军的炮火。 没有人害怕死亡!
当时美国军事记者罗斯在战前采访他们并问道:“抗战胜利后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些童兵们也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 有的孩子说,他们最想回家,能够放牛,当牧童!
答案虽然简单,却也是对平静岁月的向往!
其中一个叫张全胜的孩子说,抗战一定会胜利,但那时我应该已经死了!
后来,张全胜的童兵最终在嵩山之战中阵亡。 日本人抓住他后,把他带到审讯室,给他看了可怕的刑具,然后通过翻译问他想怎么死。 这位小战士义正词严地说:“我死了,但中国永远在”!
答案是那么铿锵有力,却又有着英雄气概! 当幸存的日本兵回忆起审问童兵张全胜的情景时,不禁感叹:“他的眼神,坚毅、不屈、冷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值得一提的是,童子军张全胜作为小英雄牺牲时年仅九岁,现在还是一名小学生!
嵩山之战炸毁碉堡的英雄林震泽牺牲,千余童兵伤亡。 血没有白流! 嵩山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拉开了中国抗战伟大反攻的序幕! 此战,中国远征军占领松山,夺回缅公路,为反攻成功铺平了道路!
儿童兵和烈士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现在,朋友们可以去云南旅游,到达位于云南大雅口主峰的嵩山战役遗址。 它是二战时期最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 可以瞻仰那里的烈士墓,感受烈士们为保护家人而做出的牺牲。 为保卫国家而牺牲!
嵩山战役遗址,有嵩山战役胜利纪念碑,以及嵩山战役阵亡将士墓地,有包括童子军方阵在内的单体雕塑402座。
70多年后的2014年,一位名叫陈友利的远征军老兵在远征军童兵铜像中发现了自己。 而且他还回忆起杂志上两名美国人给他拍的照片,那是他十三岁时上战场的时候。 照片中的童兵就是他自己。 同时,他还回忆起拍摄照片时的很多细节,比如脖子上挂的口粮袋里的两个馒头、胶底帆布套的军鞋等。
童兵时期的陈宥利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13岁就在战场上当过童兵的陈宥利,脸上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眼神也纯真无邪,毫无在战场上面临死亡的恐惧。 从照片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在战场上的童兵们坚强的肩膀,自然会对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充满敬佩之情!
结论
“没有平静的岁月,却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正如远征军司令70、80年前所说,这些十几岁的童兵必须为了国家的未来而牺牲生命! 同时,也正是这些童兵在战场上的无畏精神,才带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在此,作者强调,每一寸山河、每一寸热血,都应该永远向中华民族的少年英雄致敬!同时,我们也要秉承先烈们流血牺牲的精神,捍卫我们的祖国。为祖国、建设强盛的中华民族,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自豪,让少年英雄的鲜血不白流,让先烈的牺牲不白流。 徒然,少年英雄的英魂可以永远长眠地下。
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攻略:第四章归真4-5八回合图文通关教学[多图],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怎么样八回合内通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