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征途 记者手记:在西柏坡,我接受了“应考”的洗礼
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的“五大书记”铜像。新华社记者 杏光丽 摄
新华社记者 郭本胜 曹颖
追随共和国诞生的脚步,在这初春的时节,我们来到西柏坡,寻根溯源,温故而知新。
西柏坡地处河北省平山县丘陵地带,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交界处。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办公,领导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指挥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开会十天后,中共中央启程进京。告别父老乡亲,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一)
当我们到达西柏坡纪念馆广场的五大书记铜像前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站在那里仰望。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并肩站立,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铜像前摆放着鲜花,组成“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字。
7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回首这一历史重大转折,恍若昨日。
184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从1921年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有370万共产党员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作为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样一群坚定理想、英勇斗争、舍生忘死的革命者和战士呢?
革命胜利前夕,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在这里相聚,人民政府即将成立,新的一页即将翻开。那一刻,他们心中有着怎样的英雄情怀和期盼?他们又是如何怀念牺牲的战友?
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第一项议程就是毛泽东同志提议的为牺牲的战友默哀三分钟。
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汇聚了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经过28年浴血奋战,把一个残破不堪、饱受苦难的中国引向了新生。这些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何必把骨头埋在故乡,人生处处都是青山。
(二)
3月27日,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代表走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新华社记者 杏光丽 摄
这是一间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由土坯砖砌成、由食堂临时改建而成的会议室。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会场门前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和两面红旗。据史料记载,当时会场内没有扩音设备,椅子都是从各处借来的。与会的中央领导坐在高低不一的长凳上听取报告。
这次会议集中讨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规划了新中国的“建国大业”。毛泽东主席在这次会议上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示,对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会议室,灯光一下子暗了下来,讲师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那篇著名讲话:
“戏要从序幕开始,但序幕不是高潮。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道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巨。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全党讲清楚,同志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谦卑沉着的作风,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仿佛历史的回声在回响,一个日益成熟的政党自我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跨越了70年的时空,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个国家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才能在现实中把握自己的方向;一个民族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道路,才能在变革中不断前行。正如军事专家金一南所说:“只有了解了那段历史,才能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两个务必”是新中国创立者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后世的政治指示,其中包含着对几千年历史秩序和混乱规律的深刻参照,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对胜利的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人民政权诞生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切关怀,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深刻领悟。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像胜利曙光前的一颗晨星升起,照亮了“进京赶考”的新征程,也照亮了我们这些来此“寻根”的人。
(三)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院内,几棵梨树正盛开着花朵,几座低矮狭长的土坯房,曾是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故居、干部宿舍,以及中央军委作战室、新华社总编辑室等机构所在地。
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泥屋朴素,燕赵自古以来就诞生过许多豪情壮志、悲情壮举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的朝代更迭、战乱,形成了血性、忠诚、卓越的独特气质和文化精神,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贞不屈。
老屋里挂着一张历史照片:毛泽东坐在树下的木椅上,神情平静、放松。讲解员告诉我们,照片外是一块北方农村家家户户常见的石磨。工作之余,毛主席会走到石磨前推几下。
资料图:毛主席在西柏坡。(西柏坡纪念馆提供)
“指挥磨石上的百万士兵。”曾经有一群共产党员,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革命战争:
从这个小村发出的408封电报,指挥了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亲笔撰写的新年献词《把革命进行到底》以新华社社论形式播出,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必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新的起点。
“种桃种李种春风,梨花开尽春又来。”又是一个春天,望着满树的花香,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万千。
(四)
“我们不但善于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宣示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历史使命的责任。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长征的第一步,踏上赶考的征程时,毛泽东说:“我们千万不要像李自成那样,大家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道路从来都是曲折的,旅途从来都是艰难的。
春天的天气还有些凉意,走在西柏坡崎岖的山路上,山上青山绿水,田野里开满了小花,生机盎然。萦绕在心头的,不仅仅是春天的景色,还有脚下的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经风雨,中国共产党以坚韧不拔的执着和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这个古老民族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现代化历程,打破了封建王朝兴衰循环,告别了近代以来的苦难落后、迷茫徘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那么多艰难险阻,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一个成立90多年、执政70年的党,为什么依然充满活力与生机?
答案藏在西柏坡里,也体现在永不停息的奋斗中:保持危机意识、敢于自我革命、艰苦奋斗、永葆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密码和永恒不变的品质。
3月22日航拍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浦东峰 摄)
(五)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党员干部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学习,他们满怀崇敬而来,满怀思绪而去,在历史的回顾中汲取力量,在今天的使命中拿出实际行动。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应试人,人民是评分人。”时代在变,考试题目在变,应试者也在不断奋斗。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西柏坡时指出,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大考”还没有结束。
路从来都不是笔直的,但方向是明确的,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
此时此刻,我们再次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告诫:“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决不能自满、固步自封,更不能犹豫、动摇,要肩负起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重任,勇立潮头、英勇奋斗。”
在新的考试路上,这样的明辨是难能可贵,这样的初心坚如磐石。
(六)
70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3月,一支历经千辛万苦、历经烈火磨练的革命队伍离开西柏坡,拥抱胜利的曙光,走在春天的路上,奔向并不遥远的北京。
70年后的今天,一支年轻、坚定、务实、创新的记者队伍来到西柏坡,感受历史的温度,感受信仰的力量。时间虽然短暂,但足以让他们经历一场触动心灵的洗礼。
面对迎风飘扬的国旗烈火征途,我们宣誓:“我们将牢记嘱托,不忘初心,到田间地头、到社区厂矿、到革命老区、到沿海边疆、到改革前沿,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四种力’。用我们的笔、摄像机、话筒,用群众听得懂、听得懂的语言,生动记录下全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接力奋斗、团结奋斗的壮丽史诗……”
3月28日,记者在“辉煌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宣读倡议书。新华社记者 杏光丽 摄
这一庄严承诺,是对革命前辈的深切致敬,也蕴含着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本次采访活动的主题“辉煌七十年,奋斗新时代”所预示的:历史因初心而壮丽,未来因奋斗而精彩。
70年来,山川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滹沱河上的大坝治愈了困扰该地区多年的洪涝灾害,岗南水库让群众受益,成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在脱贫攻坚战中,革命老区坪山在2018年不再是贫困县,向群众交出了“应考”路上的又一份答卷。
这是一个充满故事的时代,也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从西柏坡出发,我们将以“应考精神”理解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奋斗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春天故事。
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攻略:第四章归真4-5八回合图文通关教学[多图],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怎么样八回合内通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