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双城 主席回忆晚年辽沉战役并点评“101”:1949年以前,优点多于缺点
2007年,往日风潮降温,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林彪传》一书。 该书回顾了辽沉战役的实际战斗过程,指出了林彪的谨慎和主席的勇敢,真实地将两者的战略和战术方面写得清清楚楚。
主席晚年回忆辽沉战役,评价林彪:“1949年以前,林彪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大于他的过错……”
本文内容是真实的辽沉战役,战斗开始前林彪的思想转变,以及政委、参谋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林彪认为汽油短缺,暂时不能打决战,犹豫是否攻打锦州
我们先从敌人的角度来看。 1946年至1948年,东北总司令三换,杜聿明、陈诚先后惨败。
卫立皇上任后,采取了最谨慎的策略守城。 蒋愤怒地称他们为“龟战术”,要求60万蒋军尽快改变决策,尽快撤出东北……
但以卫立煌为首的东北指挥部大部分人并不买蒋的错,认为蒋的决定是错误的,暂时守城整顿部队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卫立煌看来,如果他突然撤出东北,极有可能会被对面的东北野战军打残。
卫立煌
再看看我军。 知道敌军无法出城,延安高层敏锐地意识到,决战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绝对不会让这六十万敌军离开东北。
林彪皱起眉头。 他正在犹豫是否要果断战斗。 虽然知道敌军不足六十万,但他还是担心自己能否一口吃掉。
主席希望先攻锦州,夺取战略制高点决战双城,全歼东北敌主力; 但林彪想了很久,决定先攻长春,等实力强大了再攻锦州。
1948年4月18日,东野、林、罗、高、陈、李、刘、谭七位决策成员开会,决定出兵长春。
一共集结了九个纵队,分别负责主攻和增援。 他们安排了这个策略,并向延安汇报。
主席希望攻打锦州,认为这是东北的关键。 他曾多次或明或暗地指示林彪,进攻锦州是最好的选择。
但现在东野要进攻长春。 主席虽然同意这个计划,但给出的意见却比较委婉:同意进攻长春……如果进攻其他地方,你说的困难是困难的,但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
林彪自然明白主席的意思,但他还是决定进攻长春,于是同年5月派出两个纵队试探长春敌军防御。
此战,敌军阵亡5000余人,我方伤亡3000余人。 我们只攻占了外围据点和西郊敌机场。
在摸清了敌人的实力后,卫立皇的“龟战术”构筑了许多坚固的工事。 确实,他无法武力拿下他们,只能继续围城。
这两年我军在东北的战术大多是向农村发展。 围城之后,他们就会寻找机会攻城。 也就是说,现在继续围攻长春,实际上就意味着局势还没有打开。
7月,我们东北局向延安汇报,决定改变战术。 我们不攻打长春,而是派大军南下。
主席收到东北局的汇报后非常高兴。 这是他等待了几个月的消息,因为他筹划已久的辽沉决战早已摆上了台面。
但问题还是出在林彪身上。 东北局虽然决定南下,但他有多重顾虑,想观望。
东北敌我双方总司令都把目光投向了战略通道北宁线! 意思是从北京到奉天的战略铁路。
卫立皇担心那里有林彪埋伏,暂时不敢后退。 他的态度依然是继续重组、扩充实力,积蓄实力后再撤回大陆。
林彪担心那里敌情严峻。 如果他进攻那里,傅作义的大陆军队会冲出来支援吗?
想到这里,林彪的态度依然是观望。 他希望我军进攻大同后,能够牵制傅作义,然后由东野重兵进攻北宁一线。
主席得知林彪的忧虑后,电告华北的杨成武,率部攻打绥远,剑指傅作义部队。
林彪得知杨成武出兵了,就改变借口,告诉主席军粮有困难。 加之大风大雨,部队缺乏雨具和修桥材料。
所以,东野是否南下,并不是由杨成武是否克制傅作义来决定的,所以林彪还得等待。
这时,董事长说出了那句名言:如果你没有把握,你就输得一败涂地!
延安失去了耐心,不再“暗示”林彪。 相反,他直接发电报严厉批评了林洛和刘,认为林洛和刘“过于谨慎”。
两个月前,延安曾要求东野提前筹集粮食,准备南下,现在却说出现了粮食问题。
东野之前说过,杨成武克制傅作义后,将派兵南下作战。 杨成武能进,东野也能进。
但现在,杨成武已经出兵给傅作义,东野的出动时间已经遥远了。 一旦傅作义顶住了杨成武,回头就会攻击东野,战斗的机会转瞬即逝。
杨成武
林彪看了主席的电文后,不敢再观望,于9月21日离开双城,决定南下北宁一线,打响辽沉决战。
东野大团已于10月2日上午抵达彰武,准备在锦州激战。
箭在弦上,林彪刚吃完早饭,突然接到情报,敌军已在葫芦岛,并增派了四个师的援军。
林彪再次担心自己能否打赢这场战斗? 在他看来,目前面临三大困难。
第一,缺乏汽油和食物,因为汽车南下时,只携带单程燃料,这意味着一旦战败,可能就回不去了。 (解放前,军用车辆大多烧汽油,后来才普遍使用柴油)
二是物流供应路线过长。 一旦敌人放弃守城的“龟战术”,我们的交通线就会被切断。 (事实证明,卫立皇想守,蒋想撤,但两人都不敢主动)
第三,还存在傅作义重兵驻扎平津地区的问题。 一旦锦州战事陷入胶着,如果傅作义来帮忙,东野能逃脱吗?
林彪看看东野的重炮和车队,又看看只够一趟的燃料。 他仔细一想,如果这一战没有退路怎么办?
纵观林彪的战场生涯,他显然热衷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他善于用灵活的运动战来对付敌人,而不是攻击大城市。
林彪犹豫了一整天,晚上20点左右,擅自以“林洛柳”的名义向延安发出报告,想要放弃进攻锦州,回去再次进攻长春。
(二)罗荣桓及时劝说林彪,刘亚楼支持政委,按照主席部署继续战斗
林彪很挣扎,刘亚楼也很挣扎。 按照计划,他本想继续前进,但现在他已经等不及前进的命令了。
又一天过去了,刘亚楼实在忍无可忍,就去找罗荣桓。
不等刘说话,罗已经问道:“你怎么不往前走?”
罗荣桓一边洗漱,一边想不通刘亚楼为何没有按原计划行军?
刘说:“林先生正在考虑回长春。”
罗荣焕闻言当场就急了。 他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明白林彪为什么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刘亚楼分析了林彪的顾虑,最后说,昨晚林彪以我们三人的名义给延安发了电报,要回长春。
罗荣桓没时间洗漱,就急忙去找林彪,因为林彪发报告的时候没有得到他的同意。
罗荣焕
当林、罗、刘三人见面时,场面并不难想象。 他们很少像那天那样吵架。
林彪分析,敌军从关内又调集了四个师的援军前往葫芦岛。 加上锦西、葫芦岛原有的7个师,共11个师。 敌军在锦州仍有8个师。
一旦战争爆发,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吗? 我们能阻止敌人前来增援吗?
一旦敌16个师冲破我军的障碍,最后成为绳索,再加上傅作义可能的增援,我军将进入险境。
综上所述,林彪改变了在锦州踢球的想法,继续在长春踢球。
罗荣桓听完林的分析后,拿出了上级的电报和战术安排,要求林按原计划进行,否则就会像主席说的那样:如果你没有把握,你就会彻底失败。 ..
远野该如何向上级解释计划的突然改变呢? 现在我主力已与锦州外之敌交火,战意如熊熊烈火般越来越强烈,怎能就这样撤兵呢? 离开锦州后,会不会影响军心?
罗荣桓知道林彪脾气很顽固,这件事他也不能强求。 他得想办法做好林彪的思想工作。
林彪仍然认为,今天的敌情已经改变,我军也应该做出改变。 他说:“任何决定都会有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准备了一桌饭菜,却来了两桌客人,怎么吃?” ?”
罗荣桓道:“再加几双筷子就行了,区区四个师能干啥?况且,攻打锦州的计划是上级制定的,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主席已经批准了,我们决心不能动摇。”
林彪问罗荣桓,如果上级批准后不能改变计划,那还需要我们的司令员干什么?
罗荣桓立即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肯定说服不了林彪,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事实上,用现代的话来说,林彪已经不再想跳出框框思考。 他可以容忍决战的拖延,但他不想在锦州冒险。
罗荣焕调整了语气。 他用代号101向林彪询问,即使大军离开锦州,仍然是不利的局面,会影响国家的局势。
林彪坚称自己不是谈论离开锦州,而是向上级提出建议。 如果能尽快攻下锦州,他就进攻锦州。 如果不能迅速攻下锦州,他就转战长春。 他现在正在考虑这两个选择。 ,同时向上级请示,选择哪一个?
罗荣桓不断劝说林彪。 最后,林、罗两人看向刘亚楼,请参谋长出出建议。
刘只道:“我同意政委的意见,不如攻打锦州。”
刘亚楼
(三)前锋力量失效,辽沉战役打响,蒋亲自指挥葫芦岛战役
这时想要收回电报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电报已经发给了上级,所以罗荣桓决定再发一份电报。
内容是之前的电报无效,还说只要准备充分,就可以总攻锦州,就可以取得胜利。 如果回去攻打长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如果我军进攻锦州时长春之敌退却,他们就回去夺回长春……
这份电报的重点显然是开头的四个字,那就是之前的电报无效。
看看延安,自然是先收到第一封电报,主席的话严厉了。 他在回信中认为,必须先攻锦州。
罗荣桓暗暗庆幸自己回了电报作废了,否则他会受到更多的批评。
再看看敌方,江泽民对小葫芦岛上支援锦州的部队说:“这次如果不能打败他们,下辈子就得再见了。”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著名的辽沉之战。 我塔山部队挡住了蒋介石的援军。 那一战,尸山血海……
廖耀湘的团被歼灭,江泽民气得吐血。
事实证明,主席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动摇了敌人的根基。
名将卫立皇的“龟战术”以惨败告终。
11月2日,东冶乘胜一路追至沉阳、营口。 辽沉战争持续了52天,以我方胜利而告终。
我军击毁敌军指挥部一两个、军部四个、军部十一个……共一百人。
这一战,震惊了全世界。 西方摄像机在东北拍摄了三年,终于捕捉到了蒋军狼狈撤退的画面。 六十万大军只剩五万退入关内。
林彪的压力很大。 我军取得辽沉战役胜利后,一向高冷的他露出了笑容。
林彪是我军在东北的最高指挥员。 虽然他对南打北宁线犹豫不决,也担心梁津会战,虽然未能切断海路并导致部分敌人撤退,但作为辽沉战役的主要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他名字已被载入史册。
【深入挖掘战争历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回复】
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攻略:第四章归真4-5八回合图文通关教学[多图],天地劫幽城再临归真4-5怎么样八回合内通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