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前,汉口纪家嘴汉江上的“水部落”
姚新民搬完家里最后一件东西后,踩着摇摇晃晃的踏板,和妻子一起走上了岸。
张启胜夫妇在河边养了一些鹅,船上的居民在河里钓虾。
张启胜夫妇在没有窗户的小屋里住了3年
姚新民告别居住了40年的船
船夫们拆掉了船桥,准备把船拖走
青川大桥至江汉一桥汉江两岸旧船正在被拖走
11月11日,晴川大桥至江汉一桥停泊在汉江两岸的旧船已全部清理完毕,岸边的挖掘机正在建设景观带。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艳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朱西勇 黄世峰 王永胜
锈迹斑斑的铁船重新抛锚告别汉江,30里汉江岸线将焕然一新。 今年,武汉市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 晴川桥至永丰桥方圆15.4公里范围内的“水户”全部弃船上岸,95户96艘船被集中处理。
近几周来,楚天都市报记者多次来到这里,记录下这一段河道上最后的漂浮居民,挥舞着衣袖,与“水人”告别。
这里曾经是一个“水部落”
“我在这条河上生活了40年。” 63岁的姚新民轻声说道。
姚新民是该船所属公司的退休职工,半辈子都生活在船上。 11月6日上午,姚新民搬完家里最后一件东西,踩着摇摇晃晃的踏板,和妻子一起走上岸。
“以前这里有很多船和人,”他说,“但现在他们都搬走了。”
汉江上的“水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汉江客货量减少,全省航运公司将船舶分配给员工。 这些人白天到汉正街上班,晚上回到船上居住。 也有人靠捕鱼、捕虾维持生计。
码头经济繁荣时期,这里曾经聚集了数百艘船只,犹如“水部落”。 20世纪90年代,码头经济逐渐萎缩,“水屋”也改变了面貌,成为物流仓库、胶囊旅馆或简易出租屋。
许多船只已经停泊在这里数十年,年久失修。 乱建、违法建设、污水排放等问题日益突出。
落地后,姚新民停下脚步,看向船的方向,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姚新民说,他在金银湖岸边有一个家。
船上冬冷夏热,常年潮湿。
“回海边去住吧,冬天冷,夏天热。” 63岁的张启胜缓缓说道。 对面那间敞开着门的小屋,就是他和妻子生活了三年多的家。 面积不足十平米,没有窗户。
“她(我老婆)不忙的时候,她(我老婆)喜欢看电视,我就上岸玩。” 张启胜所说的“玩”,就是“上街买东西”的意思。
他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大水箱。 船上没有自来水,每天早上他都要从岸边挑两担水回来。
张启胜是蔡甸人。 为了谋生,他在很多地方工作过,包括担任会计师和销售人员。 三年多前,他和妻子来到修船厂看守船舶,搬到了船上。
“我们住在这里,但空气很好。” 他看了一眼河面,平静的说道。 当然,住在这里也得忍受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暑,以及一年四季的潮湿。 “还有,当其他船只经过时艘户,会产生波浪,床会从两侧摇晃。” 他双手做了一个摇晃的动作,然后说,有时候摇晃得挺厉害,但他没事。 但我老婆很容易晕车、晕船,会很不舒服。
四天前,张启胜收拾好最后的行李搬走了。 他说他正在等待他的旧雇主为他安排新工作。
船行阔汉江两岸,水波悠悠
据记者了解,本次综合整治工作涉及私营船舶96艘、企业船舶73艘。 私人船只年久失修,正由政府集中处理。 拖航过程中,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操作,以奖代偿,对自行放弃船舶处置的船东给予一定奖励倡议。 限期内登陆的私人船主,将获得补贴2万元,奖励1万元; 限期内靠岸的企业船主,将获得补贴14万元、奖励5万元、拖航费1万元。
最近,一些几十年没有动过的船舶开始进行清理,锈迹较厚的绞车重新运转。 一艘船重新抛锚并被拖离这里。
因此,这段河流的视线变得清晰、开阔。
前天晚上,楚天都市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 河上所有的船只都被移走了。 河堤上的菜地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正在被新鲜的绿化带所取代。 幼苗已经沿着堤岸安定下来。 伴随着平静的汉江水和天空的红色晚霞。
标题:艘户 艘户 水上近百户弃船告别汉江。 96艘船被拖走集中处理。
链接:https://izhangwan.com/news/gl/1481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